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

多肉的照顧概念

一開始多肉剛入門,一定會聽到老手提醒:
"水不要澆太多"
"乾透澆透"

其實個人覺得這些概念不算全對。
因為多肉各個時期的狀態是有差異性的喔!

可以直接把多肉比喻成人類,
照顧嬰兒與照顧成人是完全兩回事。

成人一天可以只吃兩三餐,嬰兒照樣處理的話應該會營養不足。
成人可以在大熱天下曬太陽揮汗如雨,嬰兒可能就會直接中暑死掉。
多肉年幼跟長大也是兩種不同的狀況。

以下把多肉生長分為幾個階段:
  1. 葉敷:
    很多時候多肉繁殖會用葉敷的方法,如果是砍頭扦插就可以跳到下一個階段。

    此階段多肉葉片會等待好的季節,完全仰賴母葉來過活,時機成熟時會消耗母葉的養分與水分來長芽與發根,有時候母葉會快速的被消耗乾枯掉,有時候發展順利,母葉也有可能依賴長出的新根來吸收水分行光合作用而保留下來。

    葉敷時,多數人會提供室內有散光且有一點點濕氣的土面。
    育苗盆大多會採用廣口且很淺的盆子,塑膠材質底部不打洞可以保持水氣。
    可以全用培養土或是細的介質,厚度大概2公分左右就夠了。

    但其實個人認為,葉敷成功只有一個重點:氣候。
    簡單說,季節對了,就算把葉子隨便丟也會發芽長根的。
    季節錯了,你再怎麼呵護也可能沒有動靜,甚至葉子就直接乾掉的也有。
    適合葉敷的季節就是我們不用吹冷氣電扇也不用開暖氣的季節,大多是春秋季。

    葉敷長芽長根的速度,除了氣候之外,影響最大的就是品種。
    許多大型種與市場肉,發根發芽的速度會快很多,大概一兩週就可以看到有動靜了。
    而一些較為嬌貴或是天生生長緩慢的品種,比如月美人或是桃之卵,可能就需要拉長到一個月。

    另外還有一說,當多肉長出花梗開花時,花梗上附帶的葉片只要不會太小片,發芽的機率會很高。

    最後,要能夠發芽發根才能算葉敷成功,如果只有發芽或是只有發根,可以繼續等待。
  2. 幼苗:
    這裡的幼苗就是有長根也長芽,且已經可以辨認出莖,且莖上有一兩片葉子的狀態。
    幼苗階段的多肉可以持續待在育苗盆,並且必須每天注意土面潮濕狀態,此階段的幼苗大多建議保持介質潮濕,可以用小口徑的澆水壺(比如裝醬油的塑膠罐),撒水在幼苗的周圍,每天一次。
    幼苗階段的多肉比較不怕潮濕,但此時還是盡量不讓葉片沾水滴,且還是保持散光的環境。
    此階段的多肉已經可以開始依靠陽光吸收能量,且從根部吸收水分來自己自足。
  3. 小苗:
    當幼苗發展到已經有三四片葉子(依品種而定),且有的已經可以看出品種的外貌時,這時候就可以把它移植到獨立的盆器。
    可以小心的把多肉從育苗盆裡慢慢抓起,連根上的土塊一起帶走,此時可以好好觀察根系發展的狀況,健康或是強壯的品種,可以看到此時的根系是蔓延很廣而且抓土牢固。

    新的盆器可以裝入多肉顆粒介質,但在把小苗植入之前,上層可以放一層薄薄的細顆粒的介質,讓小苗的新根能夠很快的抓土適應環境。

    此時換盆完的小苗已經可以接受戶外日照,但必須慢慢的改變環境。
    澆水的部份則是要依照盆器與介質種類而定。
  4. 成熟:
    成熟時期的多肉,可以把三吋的市場肉當成代表,大多都是已經有完整的根莖葉,而且在適當的季節會開花,表示多肉處於成熟的階段。

    此時的養護則是全看盆器,介質種類,以及生長環境而定。

    盆器比較透氣,介質比較疏水,環境比較通風,就可以增加澆水頻率。
    反之則減少澆水頻率。
    大多會抓一週的間隔時間。

    所謂的"乾透澆透",可以算是屬於這個階段。
    因為這時候多肉已經具備肥厚的本錢,能夠儲存較多的水分,所以也就可以等到介質乾了再澆水。

    至於生長環境,個人認為其實算是屬於天擇的一部分,如果你家的環境不適合某種多肉生長,或許介質與盆器可以改善條件,但除非你是養殖戶可以投入大量的成本與時間去改善,不然大多還是會讓多肉自然生長,自然的意思當然也包含了自然淘汰囉。
  5. 老欉:
    老欉的多肉大多生長了三四年有,有的莖部比較發達的常常會看見木質化的現象。

    有的人會採取露天養的方法,因為畢竟已經習慣環境的話,露天養是最方便的。
    澆水則是依照過往習慣。

    此時主要的問題是換盆以及養分輸送的問題。

    換盆時因為根系龐大錯雜,重點是要把枯黃細小的根系剪掉,才能讓新根有發展的空間。

    另外因為有的品種莖部發達,長太長後容易出現養分輸送困難,或是缺空氣,此時就容易在末端長出氣根,此時多肉會想透過氣根直接吸取養分與空氣。
    所以適當的砍頭或是直接讓末端的氣根入土定植都是不錯的方法。

    老欉若是在自家長成的則沒什麼疑慮,但若是從外面購入的老欉,必須小心環境適應的問題。
    老欉的適應能力不像幼苗階段好,若一下子給予太大的落差,很容易就因為發達的莖部輸送管道而病發全身。
    有的人不喜歡購買老欉就是這個原因。

    老欉就像是中老年人,若在習慣的環境裡可以發展的很好。
    但若一旦體弱染病,因為老欉的莖部輸送管道非常發達,當我們發現想介入時,大多已經整株去了了,運氣好可以砍頭葉敷,運氣不好就只能當乾燥花了。

    另外老欉因為代謝的葉片多,要多清除落葉,避免累積太多黴菌孳生在陰暗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